餐飲調味料賦予了菜肴美味,番茄醬、芥末、辣醬、鹽和胡椒幾乎占據了廚房的半壁江山,而且都在櫥柜、冰箱、餐桌上等伸手可及的地方。但是對于很少做飯的人來說,不了解放調料的原則,所以做出來的菜總是差那么一些味道。所以小編接下來就分享一些使用重慶調味料的原則。
(1)要根據用膳者的口味進行調味。如有人喜醋,有人喜辣,應根據進膳者的口味,準確、合理使用調味品,使進膳者滿意。
(2)通常來說冬季口味偏重,夏季口味則偏清淡,烹調時應順應四季變化,滿足人們的口味要求。
味精,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以及少量的食鹽,是最主要的鮮味調味品。雞精、雞粉屬于復合調味料,含有味精、鹽、肉類提取物、鮮味核苷酸、香辛料、香精和淀粉等組分。從調味來說,雞精主要賦予食品鮮味,而雞粉體現的是雞肉風味,所以雞精中味精含量(35%)比雞粉(10%)高,而用來反映雞肉含量的“其他氮”,雞粉為0.4%,高于雞精0.2%的標準。
雞汁是以雞肉和雞骨或其濃縮提取物為原料,并輔以其他香辛料,添加或不添加食用香精加工而成的汁狀復合調味料。雞汁的“其他氮”含量為0.25%,能夠帶給食品濃郁的雞鮮味和香味。
從營養標簽上的數據,我們可以知道,鮮味調味品因為使用量非常少,在供給機體能量、蛋白質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上微乎其微,其營養價值并不高。但它們卻是含鈉很高的食品,過多添加會對維持血壓穩定極其不利。高血壓患者、孕婦、乳母及嬰幼兒的膳食
不要添加這類調味品,其他人群使用時一定記得要減少食鹽用量。此外,痛風患者也應少吃或不吃雞精、雞粉和雞汁,因為核苷酸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。